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影音讲座 - 2007年幸福人生讲座企业营(一)—家和万事兴
 
 

2007年幸福人生讲座企业营(一)—家和万事兴

第二集

蔡礼旭老师主讲  2007年10月12日

 

  尊敬的诸位法师,诸位长辈、朋友,大家下午好。这一次我们办的《弟子规》与企业管理,是第一次办,很重要的是希望在整个企业界能推展伦理道德的教育,这个对社会的风气影响会很大。因为现在企业界、商业界占整个社会人口的比例是愈来愈多了,企业界能兴起伦理道德教育,将对我们的社会产生很大的一个向善的力量。我跟周泳杉老师我们算是抛砖引玉,我们都很缺乏一些企业宝贵的经验跟智能。希望透过这一次,能让更多有智能、有经验企业界的这些长辈、朋友们,能一起来投入企业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复兴的工作。

  在我们整个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,很多非常宝贵的教诲,像魏征劝唐太宗的话当中,一开头那一段话我们印象也很深刻。深刻在我们的老祖宗他们不只跟人学习,他们时时从天地万物当中去反思,去得到启发。我们很常听到的一句是「满招损,谦受益」,谦虚得到很大的利益。其实在我们读到这句话的时候,第一我们要观照自己,有没有具备了谦卑的人生态度;第二,我们的孩子、我们的企业团队有没有具备这样的态度精神,那才会受益。人要不谦虚,要不就是傲慢,一念之间祸跟福就分开来了,所以一念影响的层面是非常大的。因为思想决定行为、决定命运,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,一个领导者的思想就决定了他团队的命运,一个父母的思想也决定了他家族的命运。所以,古圣先贤他们谨慎在思想、观念上,我的思想、观念对不对。他们强调好学,因为要好学才有智能,才不会把路给引错方向。

  老祖宗交代的谦虚非常重要,而我们也从他们的教诲当中看到,他们对于天地万物都有谦卑的态度。有一次子夏问孔夫子,这些古圣先王尧、舜、禹、汤,他们确实德行可以与天地并列三才,他们到底是怎么样的心境达到这样的道德修养?孔夫子回答「奉三无私」,奉行三个无私的精神。第一「天无私覆」,你看上天它平等的保护在这个地球上的万物,它没有说狗我保护,猫我不保护,哪个民族的人我保护,其它的人我不保护,没有,天无私覆。「地无私载」,大地平等的承载万物,甚至于是平等的化育万物。所有的动物要吃一定是靠大地,植物的生长,长出这些果实,他才能够去得到生理上的需求。所以大地为母,因为它滋养了万物。「天无私覆,地无私载,日月无私照」,日月平等的照亮天地万物,其实没有别的,就是无私的精神。所以孔老夫子在《礼运大同篇》讲,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」。假如我们的团体当中,大家一心一意就是怎么把团体的事办好,不搞自己的私欲,不搞自己的对立派别,那事情变得很简单。什么事大家都好商量,对事不对人,绝对不因为自己的好恶,看谁顺眼,看谁不顺眼,让团体有这样的分别心存在,没有。一心一意把事做好,那就省很多内部的消耗了。

  我们从这段话感觉到,确实这些圣贤、祖宗们他从天地万物学习。我们在《论语》里面也感觉满深刻的,你看夫子看到潺潺的流水,就说道「逝者如斯夫」。你们要配合一下,你们都入定了,你们定功那么深,就我一个人在这里叽叽喳喳,「不舍昼夜」,你看我们现在人把它改成「睡得真舒服,不写作业」。这个改都流露出什么?流露出现在人的傲慢,对于圣贤人没有恭敬心。以前提到父母,恭恭敬敬,提到这些圣贤人都非常的崇敬,因为那一分崇敬,他的内心得大利益,因为他对圣人有恭敬心,圣人的教诲他会把它看在心里面去。我们现在这些圣人的话都拿来开玩笑,他怎么可以能会得利益?不要说开个玩笑是小事,这有可能都影响孩子的心性问题。所以我们今天真的是要把孔老夫子的这些教诲的真正含义要说出来,更重要的要怎么?要演出来。当一个爸爸在那里,来,爸爸背几句《论语》给你听,「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」,结果爸爸都睡到早上十点才起来,这个就反教育。自己假如把「一寸光阴一寸金」完全把它演出来,孩子一听这句话马上就印在心里,那就是我爸!这个孩子就得很大的受用。因为德行感人至深,尤其是自己最亲的父母演出来,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。

  还有夫子,比方看到这些苍天大树,夫子说,「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雕」,看大家的眼神好象都已经还给老师了。你看都是从天地万物,松树,天气这么寒冷都不会凋谢,那就代表着我们人生纵使面临多少的挑战,我们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孝心、最基本的道义绝对不有丝毫的动摇。那天地也是我们的老师,万物也是我们的老师。所以魏征先生见唐太宗一开头,「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;思国之安者,必积其德义」,统统从万物当中得到人生的启发。我们的这些贤圣们,他们的谦虚都在他们的言论当中表露无遗。我们看到第一句,你看树木「必固其根本」,当我们看到根本这样的字眼,其实都要保持高度警觉。今天我们人生的经营没有找到本,就变成本末倒置。不抓到根本,徒劳无功,甚至是一生都会觉得非常的感叹,我那么努力,努力有结果,怎么没有好结果?因为没有抓到根本,本立道才会生,「君子务本,本立道生」,根本没抓到,事业之道没有办法建立,家道没有办法建立。所以古圣先贤抓的都是事物的根本所在,根本抓到,事半功倍。

  我们从树上看出来,一个国家要怎么经营的长久?就是它的根基要扎的牢。我们看到一棵树长得参天大树非常羡慕,其实真正能决定它能不能成为一个茂盛的大树,是看不到的部分。哪里看不到?根,它所扎的根的面积大过于它的树荫。当我们在羡慕别人家庭、别人事业的当下,很可能他真正的关键我们没看到,就是他扎的德行的根我们没看到。明明他的才华、明明他的能力就没有我高,为什么他的成就远远在我之上?因为成就跟福德成正比,没有德行、没有福分,纵使有再高的才华最后也可能是枉然。但是他没有很高的才华,可是他很厚道,祖宗又有积德,因为他很厚道,所以人家来帮助他他都感恩,很多善人都聚到他的旁边来,这都是我们要去分析得透彻的地方。

  「欲流之远者」,河川希望它能够源远流长,根源是它的源头有没有活水。有一句诗这么说到,「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」。我们希望我们的家庭、我们的企业团体愈来愈清廉,愈来愈有德行,他们的源头在哪?他们的源头在我们的以身作则。所以唐太宗讲的一段话,讲到「君源也」,君是源头,臣是接下来的中游下游。今天这个源头污染了,想要中下游能够清澈,不可能。你看唐太宗自己反省自己,要我自己好了,下属才会好,他能成为一代圣君,这句话他的体会就很深了。

  我们很冷静去看,不只是看一个朝代,包含看一个家族,今天这个爷爷、这个爸爸假如表现不好,他下一代会不会好?有句俗话叫「歹竹出好笋」,对不对?这句话要更深入去想。奇怪,他的爸爸不好为什么他会好?因为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力量。传统文化,他不是只看到自己亲生的孩子,长辈们都有一个态度,只要跟我同姓的这些后辈,我都有责任教他,不然会侮辱了我的祖宗。所以哥哥的孩子、弟弟的孩子,包含兄弟姐妹的孩子,他都会去照顾关心。他们没钱,没办法读书,这个长辈马上拿出来支持他,很可能他的爸爸不成材,但是他的叔叔或者他的伯伯成材,他会照顾这个晚辈。所以「歹竹出好笋」是结果,要把原因找出来,不然我们会活得不清不楚;都是有原因在,才会有那个好的结果出来,都不是偶然的。我们冷静来看看,为什么现在下一代败得那么严重?看到自己兄弟姐妹的孩子愈来愈不好了,「那他家的孩子,不关我的事」。我们长辈的心境在往下,当然下一代就愈来愈不受教。所以最起码,我们的心境要把整个家族放在心上,应该要有这个格局才对。

  第三句,我们刚刚讲了,「思国之安者,必积其德义」,要用你的德行、道义给这个国家当榜样。我们一看到经典当中「国、天下」这个字,我们就要想到「大道不器」,大的道理放诸四海皆准。一看到「国」,马上再延伸更大的范围,「天下」,它往下延伸有家族,甚至到个人的成败都离不开积德,离不开给后世当榜样。当上一辈的爸爸、爷爷做出不好的事情,下一代你去管他,他说「你管我干什么?你又不是我家什么人,我爸爸都这样了,你管我干什么?」是不是?他一想到长辈是坏的榜样,他学坏去了,那就一代不如一代。但是假如父母、爷爷奶奶演的都是好榜样,他很光荣,他觉得不能以我的行为侮辱了我祖宗的德行。小到家庭如此,大到一个朝代都是这样,一个朝代的命运如何,其实开国的前一、两个皇帝就决定了。忠臣出最多的是宋朝,大家去翻「忠篇」,王旦、王曾、寇准,一堆,都是宋朝。为什么?因为开国的赵匡胤喜欢读书,尊重读书人,因为开国的皇帝尊重读书人,后面都尊重读书人。

  读书人最怕一件事情,大家知不知道?大家都是读书人怎么会不知道?最怕人家对他好,最怕人家推心置腹信任他、照顾他,他不回报自己难受,这是读书人很自然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心境。有个领导人问夫子,「君使臣,臣事君,如之何?」,领导怎么带下属,下属怎么对待领导?夫子两句话讲得很简单,但是很关键。夫子回答「君使臣以礼」,领导人对待下属非常重视礼节,礼遇他、照顾他,你不只对他好,他的家庭、他的下一代你都去想到,你都去关怀到。这个读书人太感动了,所以「臣事君以忠」,他的内心里面,「我这辈子就跟定你了,这辈子绝对不违背这分道义」。一个领导人是不是值得跟随,可以从他身边跟了多少老臣看得出来。假如他的身边没有一个超过两年的部属,部属流动率太高,那很可能要注意一下。因为男怕入错行,男众要去选择领导人、选择公司也要有判断力,你要看到这个身边都是老臣,代表这些老臣都很敬重他、都很佩服他,他都很照顾他们,这样的领导者值得跟。所以,「君使臣以礼,臣事君以忠」,这个顺序很有意思,先讲领导人,因为领导人的影响力比较大。君仁慈,臣自然就会忠。

  父慈子孝,父母真正用智能去慈爱孩子,孩子的善根启发了,自然就孝顺;但假如父不慈,子就很难孝。你说不对!现代的父母、夫妻竭尽全力爱他的孩子,怎么会不慈?这当中就有个关键,这个慈爱是要有智能的爱,而不是溺爱,我们刚刚讲到「爱之不以道,适所以害之也」。我们面对这些经句要看得更透彻才行,绝对不是只是我们的想法而已,就透过这些经教的熏习、讲解,我们的体会深度会够、广度也会够。有一位老师给学生写一个题目叫「我的妈妈」,是这个主题,但是让学生自己订题目,你怎么去描述你的母亲,你怎么订题目都可以。刚好有两个同学最近母亲生病去世,中学生,一个写到「微笑的母亲」,为什么在她的心目当中母亲都是这样的一种展现?她的母亲纵使得了癌症都是乐观面对,所以孩子印象太深了。面对人生的挑战,母亲还是欢喜的去承受,甚至于在面对癌症的过程当中,把对人生的坚毅、坚忍同时给了她的孩子。所以什么时候是教育?当我们面临人生的一些状况的时候,都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。

  你看很多夫妻离婚,可能是父亲对家庭没有责任感,这个母亲假如全部把家庭的责任给承担起来,她没有怨天尤人,她没有哀声叹气,她没有抱怨,当下这分坚忍就传给了她的孩子。可是假如这个时候她只是不断的抱怨,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,可能这个家就完蛋了。我有好几个同学,他们家庭都面临这样的情况,而他们的母亲都是一肩扛起,一个抱怨都没有。甚至于都不骂他们的父亲,让父亲的尊严还留在孩子的心中,他毕竟是你的父亲,不要把怨恨传给下一代,让他的人格不健康,这是没有智能的母亲。所以,看要看得深远才可以。后来他的父亲都被他母亲感动,回来忏悔,「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」。当母亲是这样承担的时候,孩子一有成就了马上孝顺他的母亲。我这些同学都给他妈妈讲,「妈,你已经辛苦那么久,我们会赚钱了,你不能再累了,赶快退休,要去跳跳土风舞,还是要去喝咖啡,还是要去读书,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你喜欢做的就去做,我们不能再让你劳累了」。

  真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,可是当我们面临这些挑战是这么样的乐观,这么样的有承担,那是给孩子一生都忘不了的人格教育。人生不可能都是一盘好棋,但是虽不是一盘好棋,我们却每一步都下得有声有色,这给后世的精神意义特别高。这位学生,中学生写的是「微笑的母亲」,她的母亲对她的责任,不只是跟她相处的时候,而是能看到当我不在的时候,我的孩子还是能很好。另外一个女儿写的是「梦中的母亲」,你看母亲已经离开那么久了,她都还没跳出来。老师到他们家去家庭访问,看到的是房子里面东一个洋娃娃西一个布偶,孩子的心智还是很幼稚。自然而然这个人生的情境她没有办法跳脱出来,还在写「梦中的母亲」。所以,爱一定要是理智的爱。

  我们刚刚提到,上一代有好的模范,下一代他时时都会效法,这个朝代就会兴旺。因为赵匡胤尊重读书人,他后面的这些子孙不敢得罪读书人,读书人就敢直接的把他的过失告诉他。而且他听了以后很不舒服也不敢生气,因为一生气,旁边的史官就记下来,赵匡胤的某个孙子、某个什么还对大臣发脾气。他记下来以后,每一天在那里「我怎么去见我的祖宗」,他会不好意思。所以再怎么样他都要忍下来,大臣批评他,他不敢回嘴,这就承传下来。大家听过寇准没有?寇准是很正直的大臣,皇帝跟他开会,开了之后,皇帝听了有点心烦,不想开会了,「明天再说,我要去休息了」。然后皇帝走了没几步,寇准马上跑上去把皇帝的手拉住,「你给我回来」,然后叫皇帝「你坐下,你今天不决定,可能就有灾民要饿死了,这是十万火急,不容明天再议,坐好,来,我要报告了」。皇帝在那里气得半死,但是他也不敢不听,这就是好的传统传下来。

  明朝的忠臣最少,为什么?因为明朝开国的时候对读书人不尊重,拿着棍子当众打屁股,杖责读书人。这一棒打下去,读书人的心都怎么样?都凉一半,「士可杀不可辱,这样的皇帝,那我别干了,我还是回去弹弹我的古琴,唱唱我的歌好了」,不来受这个污辱。明朝的忠臣特别少,少到什么程度?少到明朝后面的皇帝甚至于连字都不认识,最后宦官当政,有没有?你看明朝都是那些锦衣卫乱成一团。一个朝代如是,榜样很重要,一个家族亦如是,我们有没有积德义给我们后代当榜样?

  记得今年初我们在平镇高中刚好有一堂课,来了一位长辈,他的相貌非常好,长得是圆圆的,然后耳垂很大,基本上跟我是完全相反。我现在都要把耳垂拉一拉,因为要拉长一点。但是这个方法不好,保证拉出耳朵有问题,要相由心生,还是要调心比较重要,一看就是很有福报的样子。这位长辈在底下听课非常专注,他还马上拿起笔来把一些经句记下来,那个态度很令我们晚辈感动,他都可以当我父亲。后来这堂课完了以后,一下台,果不其然,他是父母官,桃园县副县长,范副县长。他一上台来第一句话说道,「诸位朋友,我是范文正公的后代」。诸位长辈、朋友们,假如两百年之后,你的子孙在一次会议里面,站上台第一句话,「我是某某公的后代」,你在天之灵会不会觉得我这辈子没有白来,有没有?对,我们的视野能不能看到千年万年之后的后代?有这样高度智能的祖宗,才会出有出息的后代。诸位长辈、朋友,您有没有想过您的家庭家风要兴盛多久?有没有想过你的企业要兴盛多久?假如我们都没有这样高远的目标,请问我们每天往哪个方向?我们总不能工厂今天可以生存就好了。当我们的目标都是一天而已,一定做起来真的是慌慌张张,每天心里都没底,因为不够有远见。

  范公他的视野在他在的时候他就有信心,他不只对自己有信心,他也对真理有信心,我所表演出来的德行,一定可以让我的后代千年以上都不衰。所以范公讲,「清荫大庇」,我庇荫我的后代,「期于千年」。范公在他的家门口种了两棵松树,我们想到松树,夫子讲的「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雕」。他告诉他后世的子孙,你们不管面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,要记得,你们的气节一定要能保持下去,给世间做榜样。种了这两棵树写着「清荫大庇,期于千年」,我种这个树不是给你们乘凉的,是我这个清廉、道德的榜样,要庇荫后代可以达到千年以上,范公真的做到了。我们刚刚讲说,「学贵立志」,诸位朋友,你们心里已经想清楚你的家族跟企业要传多久?你要想清楚,不然有一天你儿子跟着你在那里散步,走在你后面说:爸,去哪里?这个时候我们看看儿子:我怎么知道?你问我我问谁?明天去哪我们都搞不清楚,那我们能把孩子带到哪里去?所以,心胸、格局非常重要,成败的关键。

  古人留一句话,「士先器识,而后文艺」,士是读书人,我们看到这两句都要很敏感,看到根本、看到先后,这个都是关键字。先后搞颠倒了,人生的结果也会颠倒。所以读书人是先有「器」是肚量,广阔的心量,「识」是智能,见识要很深远,而后才是强调他的才华,他的知识、才艺,这个先后顺序不能颠倒。假如他没有广阔的胸襟跟见识,他只有才艺,这个时候这个才华会变成他人生的灾难,他可能很傲慢。你看杨修,他很有才华,他都可以断出来曹操哪里会出错。因为他太有才华,每次讲都讲得很准,最后曹操找机会把他怎么样?把他给杀了。

  再来我们看看现在市面当中这么多杀人游戏,那都不是普通的才华能做得出来的,可是你看那个造业多重?让多少年轻人都沉迷在这些杀人的游戏当中。因为他没有一种见识,我做出来这个东西对社会是好还是不好,他不管,他只想着我自己有没有收入,有没有钱。事实上这都属于赚国难财,我们所从事的行业都在让社会风气堕落,全都在发国难财。发国难财保证殃及自己的后代子孙,这个道理要很清楚,「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」。结果现在的一个说法很颠倒,「只要能赚钱,干什么都没关系」,大错特错,让孩子去开那种网咖店,让一些未成年孩子统统沉迷在那里,完全毁了人生,这种钱能赚吗?这种钱赚下去,家道铁定败。所以这个先后颠倒,培栽出来的孩子往往是家庭跟社会的灾难。

  曾经有一位也是公务单位的一级主管,他有两个孩子,一个男孩,一个女孩,哥哥比较会念书,妹妹读书读得比较没有那么突出。诸位长辈朋友,当我们看到这样自己的两个孩子,你会怎么照顾他们?一念之间是觉悟,还是迷惑,家道就迥然不同。我们是用好恶的心,还是用一颗平等的爱心,那就绝对不一样。当我们是好恶,「这个哥哥给我真有面子,妹妹算了,扶不起的阿斗,她爱怎么念就怎么念,我好好栽培这个老大」。其实我们面对孩子、面对他人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,「人之初」,大家这坚定的信念好象不大够,卡,重来一遍。

  诸位长辈朋友,我们冷静一下,人与人这一生能当亲朋好友很不容易,按照机率学来讲叫奇迹。真的你看,整个地球上的动物有多少?生命有多少?那没有办法计算,不知道是人类总数的几倍。所以今天地球上的两个生命能相遇,都很不简单。所以诸位朋友,你今天在路上遇到一只狗都不简单,那都是很难得的因缘。这时候牠假如好色,打的身体都受伤了,你要骂牠,你就是愚痴才变成狗,《弟子规》要用平等心去学,「善相劝,德皆建」。家里的狗做错了也要劝牠,「过不规,道两亏」,当主人有义务要把牠教好,说不定牠下辈子就能当个有出息的人,是吧!

  既然人与人相遇这么难得,我们更应该要惜缘、要造缘,要造人与人更殊胜的因缘。今天如何珍惜这个缘?一定我们要用理智,我们要用智能,这个缘会愈来愈好。但是假如我们没有智能,我们是意气用事,我们是凭着自己好恶去对待对方,我们的缘只会愈来愈不好。我们很冷静来想一想,我们这一辈子,我们的亲朋好友跟我们的关系是不是绝大部分愈来愈好,还是觉得好象愈来愈撑不下去?假如觉得愈来愈撑不下去,那问题是我们没有智能去经营这样的缘分。所以想要利益别人没有那么简单,没有智能,一心一意照顾孩子结果还是溺爱他。我们的祖宗讲得非常清晰,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」。你看都把源头找出来,我们都在那里想着结果,但不知道因在哪。谁不想齐家?谁不想治国?这个治国,在春秋战国时代它就好象是一个小国一样。那时候是八百诸侯,等于是现代企业里面的这些大的企业,都等于是古代那些国家,底下员工都有上千人、上万人,这个叫治国。

  「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」。其实这段话可以一句话,这一句话解决了所有我们人生的问题,只要我们人生有状况,在这一句话里面绝对把答案找到。不见得人要看多少书才能明白,你真正了解、相信了,你就能把答案找出来。所以「物格」,一个人自己都变成,物是欲望,物欲,一个人都变成欲望的奴隶,他怎么去利益别人?自己每天贪财、贪色,他能帮人吗?他每天瞋,脾气都伏不住,掌握不了情绪,根本掌握不了自己的未来,更何况是别人的未来?所以格物,要去掉贪、要去掉瞋,去掉坏脾气、去掉傲慢,一个傲慢的人,家里的人都讨厌他,别人一看到他就离他远远的,他怎么可能能利益人?

  还有要离掉怀疑,当我们对人都不信任,那分意念都会让人家自信心受损。一个父亲看着孩子的时候都是「你假如有出息,我的头剁下来让你当椅子坐」,当一个父亲都不信任他的孩子,他的孩子会好吗?相同的,我们当一个领导的人,是那分相信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那种信任、那种欣赏的眼神,对一个下属好,还是怀疑的眼神?那就差很多了。当我们把这些习气去掉,「致知」这个知就是人本有的良知出来了,良知起来了很真诚,诚意正心。

  所以,后面这一段很重要,「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」。这个「而后」是什么?而后叫水到渠成,自然而然。而我们今天都找不到先要求自己的源头活水,统统在要求家人、要求别人、要求部属,就适得其反。一个人最大的福分是相信真理,老实去做,他人生就省了很多力气。在如何正心当中,我们的心不能偏颇,不能偏失,因为一偏失就不公平,一不公平,家庭跟团体就会有怨气出来。我们常常说,人生不如意事,十有八九,这句话是不是事实?诸位朋友,这句话有没有道理?有道理!请问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是结果,原因在哪里?一个有智能的人要把原因找到,原因改变了,很可能可以转到什么人生?人生如意事常八九,可不可以?可以!命运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上,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这颗心。

  大家有没有看过人生如意事常八九的人?太凄渗了,都没看过吗?都看不到原因在人心上,因为这个世间都在强调自私自利。你看还有那一句「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」,这句话谁说的大家知不知道?有人更加夭寿,说「子曰」,那就愈夭寿了。这句话我知道是谁说的,就是那个很自私的人,还给自己找借口,讲这句话。还有一句话叫「英雄难过美人关」,这句话经典没有,谁说的?我也知道,就是那个好色的人说的,还把英雄全部都拖下水,真是的。不过他没学过《弟子规》,也不能怪他,《弟子规》说「倘揜饰,增一辜」,错上加错。你看以前某个很有名的明星,他自己外遇生了个女儿,还对着媒体说我犯的是男人都会犯的事情。受不了这气,差点到台北地检署按铃申告,告他毁谤。突然想,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,谁叫我不十来岁就出来讲《弟子规》?谁叫我不去讲给他听?真的,我们的心要平,就天下的事情我们都有责任,我们都有责任去改善,这个心就平了。

  所以,我们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因找到,这是一个人建立理智的非常重要的关键,不然都被一大堆结果吓得半死。你看现在人不敢生孩子,不敢结婚,有没有?一大堆不敢,都是被数字给吓的,也搞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。

  我们仔细的来看,不如意是结果,原因出在于人的自私心。一个人自私,与人相处不平,不平再提升,变成怨;怨还不解决变什么?恨;恨再不解决(大家都没什么经验,还好),祸就来了。人只看到恨,只看到祸,都不知道原因还出在自己身上。这一生能活得明白的人真的不多,全把责任往外推去。要走的时候还在那里气得半死,谁对不起我,谁对不起我,最后还不得好死,是吧!所以人生要明白,念头一转,从自私变成爱心,走的就是互助互爱的人生,走的是天下一家的人生,因为他没有私心。诸位朋友,有没有见过许哲女士?她人生如意事有八九,人家都不用买菜,冰箱都有菜,那个冰箱会变魔术,想不想学?想不想学不用买菜的方法?就是那颗爱心!你看记者问她,「你帮助了这么多别人」。「我哪有帮助别人?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,哪是别人?」你看那种心境不一样,感来的人生境界不一样。为什么人家都跟我们算得那么清楚?五毛、一角都算清楚,原因是我们太会计较,才感这个结果。而她无私的爱,感来的就是无私的回馈,连送菜来都不想让她知道,增加她心里的负担。所以一念之间,人生截然不同。

  我们有了这颗无私的心,这个心才正,《大学》里面讲,心有所好乐,不得其正,你喜欢这个儿子,讨厌那个女儿,完了,这个家不能齐了;你讨厌这个下属,喜欢那个下属,完了,这个团队的不平开始形成,太和之气不见了。好,这个父亲没有平等爱护他两个孩子,最后会怎么样?欲知后事如何,请听下回分解。谢谢大家。

 
 
 
 
   
 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